落实城市规划,创新治理手段,街道服务呈现新风格。
自今年五月起,海淀区26名街镇责任规划师正式集结,被称为“小海师”的他们,来自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园林等相关专业,他们怀揣理想,肩负担当,为海淀街镇提升整治、社区改造优化献智献策。
在大多数为80后、90后的海师26子中,有一位60后前辈看起来与众不同,他不仅在工作中与其他年轻人有着同样的热情,更在规划管理、土地开发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也不时为其他规划师分享经验、提供指导。他,就是北下关街道责任规划师邵海青。
初心不忘“再就业”
邵海青是1963年生人,1986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到北京市规划局,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从事规划管理相关工作。1999年,他辞职下海后加入了北京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从事土地一级开发和房地产开发工作。这20年来,他接触和参与了大大小小许多项目,仅在海淀区就参与了中关村西区、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和西二旗领秀硅谷四个重要项目。
提起与北下关的缘分,邵海青说,他在北科建工作时,曾经到五塔寺地区进行过调研,这一地区老百姓迫切地希望改善生活居住条件,但这一愿望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导致项目无法顺利开展。
20年之后,作为北下关街道的责任规划师,他看到这里的情况一如从前,美好的规划蓝图无法实现的情况遇到了太多。“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纸上画画”,这句玩笑话是业内的调侃,也道出了规划管理中的太多心酸。
需整治提升的街景
为什么选择应聘北下关街镇规划师?邵海青说他这是怀揣着初心“再就业”。“我并不在乎工资,只想把20年前没做完的事情解决了”,他说,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当责任规划师的出发点就是不忘初心。”
作为一项新的制度,海淀区街镇责任规划师的管理模式仍在探索中,各个区也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海淀区采取的模式是“1+1+N”,也就是一个街镇规划师、一个高校合伙人和N个设计团队,对于北下关街道来说,高校合伙人是北京交通大学。海淀区的责任规划师是全职工作,高校合伙人模式也充分发挥了海淀区的教育资源优势。
邵海青实地调研
街镇责任规划师的职责究竟是什么?是改善生活、服务社区、提升街道,但具体内涵和工作要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与其他设计背景出身的责任规划师不同,邵海青的规划管理背景使得他在工作中更具有全局观,工作方式也更加灵活多变。相比于从事社区微更新、街道小品设计等“锦上添花”的事,邵海青认为,在当前更重要的还是做 “雪中送炭”的事情,这也是自己的初心,真正落实规划的“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邵海青参与北下关街道规划的过程中,他发现,现在街道的工作方式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社会大众对街道的普遍印象就是没有活力,没有创新。如今,北下关街道会从宏观整体上统筹资源,不仅抓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一个也不少。
街道主动发现问题,灵活调动各部门力量配合责任规划师工作,使得责任规划师制度实施以来,北下关街道几个存在了数十年的环境整治难题得以破解。五塔寺的综合改造、大慧寺周边改造、中坤广场改造设计,是邵海青担任北下关街道责任规划师半年来有序推进的三个重要项目,目前均取得了重大进展。
思路创新破难题
城市规划是为城市发展而进行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部署,在实际建设中,最难落实的就是绿地广场、规划道路、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文物保护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项目。这是规划管理的难题,也是邵海青认为自己作为一名责任规划师应该首要解决的事情。
五塔寺位于白石桥以东长河北岸,创建于明永乐年间,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规划要求周边建设绿化保护带。但由于历史原因,这里仍有512户居民,基础设施不达标,环境脏乱差,经常被居民举报投诉。
按照传统的解决思路,通常是采取房地产开发的方式,为居民原地提供新的安置住房。然而受规划中绿地性质的限制,这里不能从事商业开发,那么企业就没有动力参与其中,传统思路行不通了,五塔寺的周边整治问题困扰了政府和百姓许多年。
五塔寺及其周围环境
邵海青分析了五塔寺的区位特征,抓住了毗邻奥运场馆这一特征。适逢冬奥会筹备期区域环境提升整治,为五塔寺地区综合改造提升提供了动力。邵海青以维护城市总体规划,坚持规划绿地不能减少为原则,改变传统的利用房地产开发的思维模式,提出“政府投资,居民异地安置”的实施路径,得到了市、区政府领导及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
现在,前期入户调查工作已经逐步展开,五塔寺文物古迹周边环境未来将更加和谐、美好,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到来。在这一项目中,邵海青的思路创新是突破难题的关键所在。
拯救文物妙计多
大慧寺是北京市首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应开放给市民参观欣赏寺内的壁画、彩塑和建筑艺术,但由于大慧寺不临街,被钢研院宿舍和食堂阻挡了开放空间,对外开放一直未能实现。
怎样能把大慧寺前的区域改造成为公共开放空间?邵海青对这片区域建筑的权属进行了细致分析,又充分调研了各方的利益诉求。钢研院的诉求中,归还其被占用土地内的17户居民的搬迁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幸运的是,邵海青对北下关街道每个区域的改造建设项目都了如指掌,恰好有另外一个区域准备进行建设改造,经过一番沟通协调及条件谈判,新的建设项目可以为17户居民提供异地安置住房。两个片区距离不远,大多数居民也乐意搬到环境更好的小区里居住。同时,他们还要求在新的建设项目中要配建养老驿站,补足地区养老设施缺乏的问题,补充地区的短板。当这些工作逐步完成之后,大慧寺周边将会焕然一新。
邵海青说,有时候,“断头路难开、学校难建”问题其实是规划时未充分调研导致的,或许调整一下用地布局,便有主体会承担起这些带有公共物品性质项目的建设工作。通过工作经验反馈于规划编制的完善,起到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这是责任规划师的意义之一。规划的制定更合理,实施更有序,环境才会更和谐美好,居民的幸福生活才更有保障。
统筹布局的全局观是邵海青成功解决各个难题的利器,也是每个责任规划师都应掌握的技能。邵海青说,责任规划师就应该在项目中进行充分沟通协调,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推动项目的实施。
大慧寺及周边环境
责任规划师是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者,他们的工作场所在街道里,只有他们真正了解了居民的实际需求,才能成为沟通社区与上级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才能够从实践的角度为政策制定提供自下而上的建议。当规划师的意见被街道重视,规划在街道的资源统筹下得以实现,规划师存在的意义才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当责任规划师走上工作岗位,政府—规划师—居民之间便紧密相连。20年前发现的五塔寺地区的“顽疾”终于在街道的主动作为,以及邵海青责任规划师的专业帮助下,得到逐步解决,北下关街道更多类似的“疑难杂症”也在被解决的路上,邵海青的“初心”终得以所偿。
作为北下关街道的责任规划师,邵海青手中握着的不只是一张规划图纸,更是北下关街道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秉持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着眼街区,胸怀宽阔,统筹协调,邵海青在北下关街道努力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