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基于屏幕的数字阅读早已成为我们当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人类文化-教育领域所产生的重要而深远影响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仅出现了信息时代全新的超文本、多模态、非线性阅读形式,而且传统的狭义上的阅读(即线性纸质书面文字)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在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中,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们的阅读活动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屏幕技术(例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如iPad)和电子阅读器(例如Kindle)等等。
然而,究竟是应该沿用纸质阅读?还是改为屏幕阅读?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研究人员开展了许多的研究,也出现了有关纸质阅读和屏幕阅读的论争,相信这个争论也会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话题。
从1980年代以来,来自心理学、计算机工程、以及图书馆情报学和信息科学在内的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对一百多个已发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
在1992年之前,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与在纸质阅读相比,人们屏幕阅读的速度较慢,准确性和综合性也较低。
自1990年代初以来,发表的研究结果却很不一致:少数研究者确认了较早的研究结论,但是,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发现,纸质阅读和屏幕阅读之间,在阅读速度或理解力上差异不大。
2005年,通过分析人们的阅读行为在过去十年中的变化,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Ziming Liu 调查了数字环境中人们的阅读行为。结果研究发现:
随着人们花在电子文档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基于屏幕的阅读行为正在快速崛起。基于屏幕的阅读行为的特点在于,人们花在浏览和扫描、关键词识别、一次性阅读、非线性阅读、和更有选择地阅读上的时间更多,而花在深入阅读和集中阅读上的时间更少。
最近的调查表明,尽管大多数人仍然偏爱纸质阅读,尤其是在精读阅读时,但是,随着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事实和乐趣的阅读电子书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尽管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教师和学生似乎应优先使用纸质阅读而不是基于屏幕的数字阅读。毕竟,在密集阅读较长的纯文本时,纸张和墨水可能仍具有优势。
但是,以屏幕阅读可能会影响学生视力为由,人为强制禁止、限制学生携带等,并不是明智之举,毕竟,在这样一个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建议避免使用数字设备既是不现实的,也非明智之举。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文本不是唯一的阅读方式,而在多媒体阅读等诸多方面,屏幕阅读有其自身的优势。
展望未来,各国政府应在青少年的阅读引导上采取理性和审慎的态度,作出正确地引导。研究人员,尤其是教育科技、学习科学与技术、数字阅读和在线学习相关的研究人员,要加快加强屏幕阅读与数字学习相关的研究工作。
不少人对纸质阅读的偏好并未改变。一些研究人员观察到,阅读时注意力在整个印刷品中移动,会给读者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印象。例如,对某段段落或图表,在书中出现的具体位置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也有不少人报告油墨的“芳香”本身就有利于自己专注于阅读和学习。
在基于移动设备的屏幕阅读中,滚动的滋扰、以及绝大多数终端设备那令人厌烦的眩光和闪烁,可能存在的视觉损坏以及阅读疲劳,屏幕阅读中的浏览习惯、数字终端使用中的习惯性多任务并行处理,及这种多任务并行处理所导致的心智资源的消耗,以及在数字环境的屏幕阅读和学习时人的注意力集中度面临挑战等等。
最近一些年,许多学者也注意到,在纸质阅读与屏幕阅读之间,学习者所采用的阅读策略不同。纸质阅读中,折页(角)、夹书签、下划线、批注、做笔记等等,这些认知加工策略是非常普遍和极为常见的。
相反,而在屏幕阅读中,读者可以采用的阅读加工策略不仅相对贫乏,而且这些阅读技巧使用时需要投入更多的心智资源,因而也是有待阅读者进一步训练和习得的。
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当学生阅读较长的课文时,教师往往会低估数字技术的负面影响,而学生则更可能对自己的理解能力过分自信。
纸质阅读,还是屏幕阅读,这从来都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从两者中获得最大收益的问题。
如果确实像一些研究所揭示的那样,在线阅读可能会导致学习者理解程度降低和批判性思维减少,那么,这对于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需要教给我们的学生,哪种媒介更适合我们正在阅读的材料,实现我们的阅读目的。不仅如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还应该指导、示范和引导学生采用正确地屏幕阅读策略来阅读和学习。
自留地君呼吁研究人员要进一步深化有关屏幕阅读认知过程、影响因素、信息加工策略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抑制屏幕阅读的诸多可能的困扰和挑战,顺应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的潮流,设计和开发出更好的阅读平台和工具,有效提升屏幕阅读的质量和水平,这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自留地君始终认为,除非基于扎实地科学研究,伴随着研究指导下精心设计和开发的数字学习工具和屏幕阅读策略,否则,彻底抛弃纸质阅读转而采用屏幕阅读,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儿童阅读理解能力和新兴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挫折。为此,在将数字技术引入学校教育时应谨慎行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