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是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红色根据地之一,也曾是全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曾几何时,山上寸草不生,夏天红壤地表温度可达70多度,被当地人称为“火焰山”。而如今,这里荒山披绿,草木繁盛,森林覆盖率达79.8%,2017年成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县农民依托绿色经济,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185元提高到13991元,并摘掉了贫困帽,曾经的火焰荒山变成了长汀人的金山银山。
水土流失地焕发绿色生机
绿茸茸的草坪一直铺到远山脚下,不远处是缓缓流过的汀江,很难想象,眼里满是绿色的长汀县曾是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
根据1985年遥感监测数据,长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1.5%,“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长汀县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长汀县拉开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序幕。此后十余年时间,通过人工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措施,水土流失势头得到初步控制。“21世纪初,福建省每年出1000万元治理水土,封山育林。”福建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一级调研员黄建宏告诉记者,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也被列为了福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
这场延续了近40年的“绿色革命”正在让长汀由“红”变“绿”。据统计,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从21世纪初的105.66万亩下降到36.9万亩,水土流失率从22.74%降低到7.95%,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长汀县通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建设,实现了县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双颜值”,其在水土流失治理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中国环科院博士、高级工程师雒新萍告诉记者。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长汀县境内的生物多样性也日渐丰富。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管护科科长钟益鑫说,该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仅列入国家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就达254种,“白颈长尾雉、水鹿、猕猴等珍稀动物都在这里被发现过。”
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景。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典型的中亚热带溪流生态系统、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汀江源头重要水源涵养林,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手捧生态饭 脚踏致富路
“生态变好了,长汀的绿水青山也释放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效应,2018年我们摘掉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帽子。”长汀县副县长林有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免费培训等多种形式,长汀县培育了一批水土流失治理大户,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致富产业。
“全国劳动模范”赖木生便是最早的参与者之一。
“我在水土流失区策武镇山塘尾承包了700亩荒山,种板栗、油柰、水蜜桃......”,赖木生回忆果场最初开发时,放眼望去一片荒凉,他带着家人上山开荒,手上的老茧便在那时积下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赖木生在山塘尾建起规范标准化果园。而后他又手把手的教村民们种果树、帮找销路,村民们也开始富起来,大伙硬是把一座座荒山变成了绿色金库。
赖木生在果园种上了板栗、油柰、水蜜桃等经济作物。
而长汀县四都镇的廖炎士则在竹林下种植兰花,“这样既不破坏林木,也不浪费土地,充分利用天然林荫、自然散射光的优势来培育兰花。”他带领45户贫困户将以“长汀素”为主的兰花精品发展到263亩20万株,每年可实际增收3000元。得知记者从北京而来,他笑道,“我们的兰花也有北京的客户,经常供不应求。”
依托生态环境恢复向好,长汀的生态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集红色、历史文化、科普、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格局,吸引数十万人旅游观光。2012年以来,全县新增蓝莓等经果林1.56万亩,新种植油茶、金银花等经济林10.9万亩。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185元提高到13991元,并摘掉了贫困帽。“长汀县依托自身绿水青山优势,将发展生态产业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惠民富农成果突出,初步形成了‘生态+扶贫’的‘两山’理论实践长汀模式。”中国环科院博士、高级工程师雒新萍告诉记者。
长汀县庵杰乡涵前村的汀江源头标志性景观——龙门,庵杰乡设有汀江源头水资源保护综合体,流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 曲凹哩码头位于长汀县新桥镇新桥村,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电影《古田军号》就在这里拍摄。
长汀店头街夜景。明代,流经长汀县的汀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店头街因此成为闽粤赣边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